书屋楼 > 象棋 > 第764章 象棋文化的精研

第764章 象棋文化的精研

作者:卡卡西大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书屋楼 www.shuwulou.cc,最快更新象棋 !

    ,最快更新象棋最新章节!

    第七百四十一章象棋文化的精研

    象棋是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与琴、书、画并列,被称为四大艺术之一。街头巷尾,城镇乡村,几乎随处可见。凭着这三十二颗棋子,下起来变化深不可测。古之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僧道仙佛,士农工商,都留有象棋的诗篇。

    象棋具有悠久历史,有人说它源于上古时代,“舜亲手制棋,以此开导其弟.因其弟名「象」,故名「象棋」。也有人认为它由先秦时代的博戏而来,象棋之“象”,乃象征之义。用各种棋子代表各兵种展开战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楚国辞赋家宋玉在《楚辞.招魂》篇中便有“箟薮象棋”的记述,提及楚王喜好象棋。西汉经学家刘向在《说苑,善说篇》中亦有“燕(通:宴)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的记载,说的是齐国孟尝君喜欢在饮宴之时举行象棋比赛,以增欢乐气氛。到南北朝、北周武帝亲撰《象经》而使之逐渐流行。

    象棋经过了周武王提倡后在民间发展很快,到了唐代,下象棋则更为流行,但当时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棋盘上也无河界。据有关资料记载,武则天就是一个象棋迷,其《梁公九谏》说:则天睡至三更,又得一梦,梦与大罗天女对手着棋,局中有子,旋被打将、频输天女,忽然惊觉。来日受朝,问诸大臣,其梦如何?狄相奏曰:“臣圆此梦,于国不详。陛下梦与大罗天女对手着棋,旋被打将、频输天女,盖谓局中有子,不得其位,旋被打将、失其所主。当今太子卢陵王贬房州千里,是谓局中有子,不得其位,遂感此梦。臣愿东宫之位,速立卢陵王为储君,若立武三思,终当不得。

    至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出了个才子棋手叫李瑞。李端,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近人),大历五年举进士,为我们留下一首古老象棋诗。他在《送潘述宏宏词下弟归江》诗中说:唱高人不和,此去泪难收。上国经年住,长江满月流。奕棋知胜偶,射策请焚舟。应是由机变,玄成许尔游。(见《全唐诗》卷285、3258页)

    潘述是李瑞的诗友又是棋友,“此去泪难收”“长江满月流”棋友分别有数不尽离别之苦,劝潘述把“射策”(考宏词)的舟焚了,留下一起赛象棋多好呵。

    李端之后有白居易,是位爱好象棋的大诗人,在翰林学士、左拾遗,又在杭州做过地方官,他的“兵冲象戏车”是吟象棋的名句。他的最亲密的诗友元稹,也与白居易一样,是象棋爱好者。还有一位宰相牛僧孺,写了一本《玄怪录》现还存三十一篇竟有两篇是专述象戏的故事的,可见当时象棋所占的重要地位。

    南唐时,有诗人徐铉和友人刘起居下棋,商定下输的就要做诗一首,结果刘起居胜,徐铉甘受罚,吟下了:刻烛知无取,争先素未精。本图忘物我,何必计输赢。赌墅终规利,焚囊亦近名。不如相视笑,高咏两三声。

    至宋代,象棋的棋制又有重大的变革,棋盘有了“楚河”“汉界”增加了士、象、炮等兵种。至南宋,中国方基本定型,走法也改为与今相同。据北宋、《华阴县志》载:宋太祖落魄时,曾游华山,与希夷人对弈象棋,太祖负于陈搏,遂即位时,免去华山附近黎庶之征徭,以示不食前言,今犹有遣迹存,可证。此事《飞龙传》更将之绘声绘色。《说岳》亦曾道及。著名理学家程颢(公元1032-1085)也曾有一首“咏象棋”的诗,记录了北宋时代的某种棋制,现录于后: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棋翻能学用兵。

    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宫名。

    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

    却凭纹揪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

    我们从程诗的“中军八面将军重”句可知当时的象棋当是横九路,所谓“中军”即将帅的位置是指他的左右各四路。“河外尖斜步卒轻”说明当时的象棋已经有了楚河汉界,当卒过河后斜行。

    宋徽宗赵佶,宋仁宗第十一子,他深通百艺,琴棋书画样样都能。在他的鼓舞下,宫廷中大兴象棋,宫内的嫔妃宫娥也爱象棋,而且还用他的优美瘦金体字书写象棋子,用铜质制造,曾在开封出土,最大的直径为三十一厘米。

    至南宋(公元1127)象棋已定型下来,艺术和娱性都大大地提高,棋子已是木制,方便城乡晋及,出现了专门制造象棋子和棋盘的手工业作坊,南宋丞相洪迈和洪遵兄弟都爱好象棋,洪遵在《谱双》中说:“象戏,家喻户晓。”在西湖老人《繁胜录》及吴自牧的《梦梁录》中,知道当时杭州的小商店、小摊贩那里到处都有象棋子和象棋盘出售。

    宋代有“棋待诏”的宫衔,当时的一些象棋国手列为“棋代诏”经常被诏入宫中,陪伴皇帝下棋,周密著的《武林旧事》记载有当时“棋待诏”名单郑日新、沈姑姑等十多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有沈姑姑这样的女象棋国手,是我国最早留下姓名的女子象棋国手。当时有一本象棋古谱叫《自出洞来无敌手》,题为棋道人撰,道人有诗云:烂河真诀妙神通,一局曾经几度春。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一局曾经几度春”说明棋道人对象棋的刻苦钻研,经理了几度春研究一局,才有“神通”的境界。“自出洞来无敌手”说明是象棋高手,一直人与人对局,总是饶人一先。历史名人文天祥也喜欢象弈,他是江西吉安人,字履善,父名宋瑞,号文山,南宋丞相。据《涌幢小品》卷二十记载“文丞相嗜象棋……暑日喜溪浴,与周子善于水面似意为枰,行弈决胜负,愈久愈乐,忘日早暮”,是我国矇目棋的最早创始者。还留下一诗:

    客来不必笼中羽,我爱无如桔里枰。一人苍松裁十里,他年犹见茯苓生。他还留有非常奇妙的“玉层金鼎”残局一盘,明清两朝还有此谱。至明代,象棋有迷人的艺术美丽,就连《永乐大典》奉圣旨修辑的历史名著,也曾辑有《象棋》一卷。明太祖有孙子朱高炽在当台子时,经常和内待们下象棋,感兴之余,曾命状元曾子綮赋诗助兴,状元助兴的诗是:

    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

    千里封疆驰铁马,一川波浪动金兵。

    虞姬歌舞悲垓下,反将旌旗逼楚城。

    兴尽计穷征站罢,松荫花影满棋枰。

    曾子棨的诗更激起了朱太子的棋兴和诗兴,于是随和了一首:

    二国争强个用兵,摆成队伍定输赢。

    马行曲路当先道,将守深宫戒远征。

    乘险出车收败卒,隔河飞炮下重城。

    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成功见太平。

    至正德年间,毛伯温也同韵相和了一首:

    两国争雄动战争,不劳金鼓便兴兵。

    马行二步鸿沟渡,将守三宫细柳蝇。

    摆阵出车当要路,隔河飞炮破重城。

    帷幄士相多机变,一卒功成见太平。

    从以上三首诗可知,作者都有一定的棋艺水平,不是行家,决不对吟咏出这样的象棋诗。

    明代还有一位人物不能不提,那就是国手李开先。李开先是明代山东章邱人,弘治十五年生,二十七葳举进士,曾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其时朝政腐败、权贵横行,奸臣严嵩弄权,开先怒而抨击,结果失败,削职为民。从此,他退出宦海,终年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常聚棋手及墨客,下棋于家。在他的《后象棋歌》中,有这样的诗句:逃名海岛有今日,坐稳楸枰不论年。在他的“赠谢少溪”诗中,还自我表白道。将棋度日酒为年,局中何如中圣贤。我爱敲棋君善饮,人称豪客与闲仙。在他的《李开先》闲居集象棋歌中有:无事偏知夏日长,诗书赖读积匡林。有客款门称国手,敲棋海内号无双。既出大言是绝艺,又疑良贾定深藏。呼童延入欣相见,乃是旧识名吴唐。京国别来今数戴,声音如昨鬓毛苍。里中棋友来想会,共说棋高不可当。这首诗写出来棋友久别重逢的快乐心情,他还在《村翁》一诗中写道:小有兼逢大有年,家田多获即为贤。

    ??有时撒网为渔父,日长登床作睡仙。??

    破局棋惟随手应,无弦琴不用音传。

    ??一身无外无所慕,下有青山上碧天。

    在《村翁》一诗中,可看到象棋于明代在农村中的广泛传播。

    名中期有吴桔银,和吴州甫两人都是组名的象棋国手。被称为“棋客”或“棋土”二吴挟象棋全国各地,李开先有诗赠之其诗云:天下名棋有二吴,昼长对垒夜披图。豪游湖海名应满,遍谒公卿兴不孤。声利场中犹腐鼠,乾坤身外一遽庐。走穿足下陈桥履,赢得腰间仆姑……

    李开先还传下了两首《象棋歌》前象棋歌97句、628字,后象棋136句、788字,也是我国象棋诗歌中独有长篇巨著。是明代象棋史上罕见的一分重要史料。

    明代还有一位哲学家王守仁,少年时迷恋象棋,经常下到“寝食皆废”,他母亲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一怒之下,把他的棋子丢到河里,王守仁捶胸顿足,竟哭出一首诗来:.

    敲棋终日性偏幽,谁道今朝结父仇.

    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士难留。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江逐浪流.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首联写他下棋子被丢后的痛苦心态;以下三联具体写棋子落水后的结局,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倾吐出他酷爱象棋的心声。全诗联想怪诞,幽默风趣隽永,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活生生的呈献出一个痴迷象棋的少年形象,雅态可掬,令人捧腹。

    清一代,乾隆朝大学士刘墉,进士袁枚,才子纪晓岚,也都有好棋诗留下,刘墉的“咏象棋”:

    隔河灿烂火荼分,局势方圆列阵云。

    一去无还为卒伍,深藏不出是将军。

    冲车驰突诚难御,飞炮凭陵更轶群。

    士也翩翩非汗马,也随彼相录忠勤。

    ??“拢袖观棋有所思,分明楚汉两军持。非常欢喜非常恼,不着棋人总不知。”这是清乾隆初,大才子袁枚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扰袖”旁观看人弈棋吟下的一首诗。(见袁枚《小仓山房诗集》春日偶吟第十三首)“非常欢喜非常恼”栩栩如生地刻划出一个象棋迷的心理。“不着棋人总不知”是对棋势变化的反应。他中进士后当了几年知县。四十岁就退休,在南京小仓才筑“随园”放情声色,经常齐集骚人墨客会诗文,着象棋,享盛名四十余年,寿至八十二岁。

    乾隆另一才子纪晓岚,也是象棋爱好者,他留下的象棋诗是:“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那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顽仙是指铁拐李,也是自喻。春风蝴蝶是用庄子化蝶的故事,比喻自由自在,不存人间负胜之心,这是一种非常世故的官场态度,是他多年为官积累的经验。

    清代还有一名宋湘,广东人,也下了几十年象棋,他在下棋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留下一首楹联:世事茫茫,光阴冉冉,留不住朱颜玉貌,带不去白璧黄金。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今何在?劝君放下忧思,来几盘将帅车马,遇快乐时须快乐。

    青山迭迭水融融,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心潭欲海。勇如项羽,智如周瑜,乌江赤壁成空,请子且坐片刻,听几句说古谈今,得安闲处且安闲。

    他通过象棋的实践,悟出用历史唯物的眼光看待世界,情真意切,字字珠机,写出了人生感受的劝世贤文,真可谓药石箴言。读之,能从中受到教益,从将车马中适时来一个,“遇快乐时且快乐,得安闲处且安闲”以期惬意怡养千年,延年益寿。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讲哲理为主的典籍。

    《周易》思维指的是其中高度抽象和凝聚的整体思维、辩证思维、象数思维等基本的思维模式。这种稳定的思维结构模式,以极强的渗透性沉缅于人们的心理层次中,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和潜意识,从而规定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长期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连象棋,也概莫能外。各种象棋的思想都源于易理,欲探象棋索的起源、得名、演变,《周易》思维是一把最适宜的钥匙。

    以象棋为名的棋戏有三种:博塞象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象棋”一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楚辞·招魂》说:“蓖蔽象棋,有六博些。”象棋与六博对举,说明六博是象棋的一种。汉刘向《说苑·善说》曰:“孟尝君……燕则斗争棋而舞郑女”。其中象棋亦应指六博而言。除六博外,“塞”也是象棋的一种,故古人常把博塞连称,如《管子·四时》:“秋三月以庚辛之日发五政,一政曰禁博塞。”《庄子·骈拇》:“博塞以游”,成玄英疏:“投琼曰博,不投琼曰塞。”“琼”是赌博所用骰子的前身,所以博需投琼,有侥幸因素;塞不投琼,全赖智力取胜。唐以后,象棋亦称象戏,象棋的内涵不再是博塞,而是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总称。

    “象棋”一名的来源,一般认为是因“棋中有象”(刻作动物象的棋子)或有“象牙雕刻的象棋子”而得名。但若仔细推敲,两说均不能成立。

    “棋中有象”而得名说,最早起于宋人晁补之的《广象戏格·序》:“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现代棋史专家孟心史先生力主此说:“古所谓象棋,本以象形得名,欧洲象形之象棋(指国际象棋),正与古合。”英国人威廉·琼斯更以此说作为象棋印度起源论的证据,他认为:中西象棋大体相同,应有共同的来源。中国古代不产象,印度则是产象国,中国既名象棋,且棋中有象,这是印度传入的证据。且不讲“中国古代不产象”是无知妄断,倘确因象而得名,象棋中就应有动物象的棋子,但事实上自战国出现象棋一名以迄唐代以前,我国象棋中并无象形的动物象棋子存在。国际象棋的前身——蒙古象棋也无象的棋子。印度虽出土了象形的立体象棋子,但其时代不会早于公元8世纪,实于“象棋”得名无关。因此,棋中有象而得名说,不过是毫无根据的臆测,更不能作为象棋印度起源论的证据。

    象棋因有“象牙雕刻的棋子”而得名说,是现代国内外普遍的看法,《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象棋》云:“那时(战国时)的象棋,意指象牙制的六博棋。”这种看法,源于中国学者最近的研究成果。如李松福说:“所谓象棋,《六臣文选·招魂》解释说,‘象牙子妙且好也。’即用象牙雕刻的象棋子,这就是象棋的由来。”这种以棋子的材料来推断象棋名称起源的说法恐怕难以成立,因为目前考古发现的六博棋子,大都不是象牙制的,而是木、陶、石质的。如河南灵宝张家湾东汉墓就出土了釉陶质的六博局和子。《山海经·中山经》:“休舆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郭璞注:“棋谓博棋也。”东晋李秀《四维赋》:“四维戏者(博塞的一种),……画纸为局,截木为棋。”这些记载可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所以,古代“棋”字,因“其”得声,意符则分别从木作“qí@”,从土(陶)作“基”,从石作“qí@”。也说明古代棋子是用木、陶、石做的。以“象牙棋”来说明象棋的得名,完全是望文生义,不符合事实。如仅以质料而论,象牙质的称象棋,木、陶、石质的当然也可称作“木棋”、“陶棋”、“石棋”了。显然这样推理是荒谬的。

    象棋的得名与起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弄清其一,另一个也就迎刃而解。目前,考古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博塞象棋局、子实物资料。最早的是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六博棋局;继有山东武梁祠西汉石刻上的六博局;广西西林县西汉墓出土塞戏棋局;河南灵宝张家湾东汉墓出土的釉陶六博局、子和对弈俑。最大量的博塞局是汉代铜镜上流行的“规矩纹”图案,它与所见六博局极为相似,已有人把其改称为“六博纹”镜。以上六博局的共同特征为:在矩形图案中,有四仲、四维、四隅,中间小方形可方可圆,可有可无。但四仲、四维、四隅是局中主体。六博局的含义历来不得其解,笔者从西汉“六壬式”星占盘上找到了破译的钥匙。

    六壬式盘是1977年安徽阜阳西汉墓(前173年)出土的一件天文占盘。该盘分作天盘、地盘两部分,天盘圆形较小,周边刻二十八宿,中间刻北斗,斗柄指着十二个月所当的不同宿位。此即古历法中的“斗建”。地盘外方内圆,圆径刚好可嵌入天盘以旋转,内圈刻有十天干、子午卯酉四仲、天地人鬼四隅,中圈外圈刻十二辰、分作四方的二十八宿和阴阳交界的四维。如果把六壬式盘的文字部分全部去掉,仅保留其中四仲、四维、四隅的矩形线段部分,它则成了一个地道的博塞象棋盘。很明显,博塞象棋脱胎于这种式盘,是它的简单化和缩影。认识了这一点,对博塞象棋的得名、含义及其设计思想都不难了解。

    六壬式盘把天上的星宿运转、地上的四季变化及人与这种时空的关系都集于一盘,并有机的联系起来,本身是对古代人所认识的宇宙模式的模仿,这种宇宙模式首先发端于《周易》的整体思维方式和太极式的宇宙框架理论。《易传》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盈天地之间唯万物”。这种整体宇宙观认为,天地人三才是一个整体,所谓“万物统体—太极”即指此。“《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整体内的各部分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生生之谓易”的有机联系。式盘上的宇宙模式,正是这种太极式整体宇宙观的展开。因此,作为式盘缩影的六博象棋的设计思想,首先吸收了《周易》的整体宇宙理论。

    象棋的得名与《周易》的唯象思维方式及其象数理论密不可分。这一点可以从汉人边韶《塞赋》对于博塞象棋的描述中得到证明:可以代博弈老曰塞,……故书其较略,举其指归,以明博弈无以尚也。……本其规模,制作有式。四道交正,时之则也;棋有十二,吕律极也;人操其半,六爻列也;赤白黑者,分阴阳也;乍存乍亡,象日月也;行必正直,合中道也;趣隅方折,礼之容也;迭往迭来,刚柔通也;周而复始,乾行健也;局平以正,坤德顺也。然塞之为义,盛矣!大矣!广矣!博矣!质象于天,阴阳在焉;取法于地,刚柔分焉;施于人伦,仁义载焉;考之古今,王霸备焉;览其成败,为法式焉。

    这段话简直不是在解释“塞之为义”,而是在解释《周易》的象数。西汉易学以“卦气说”为主的象数概念和理论,在这里几乎被包揽无余。从棋局上讲,它制作象式;四道交正,象征四时的更替;局平以正,象征着坤卦(即地)的德性——和顺地承载着万物。从棋子上讲,子有十二,象征着源于易数的十二律数;两人弈棋,人各六子,象征着卦的六爻;子分黑白,象征着《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从着法上讲,子的获得和丢失,象征着日月的推移;行子必正而直,象征着《周易》的“贞、正”“时中”观念;到了角上要方折转弯,象征着礼制的宽容大度;行棋的迭往迭来,象征着六爻的刚柔上下往来;行棋的周而复始,象征着乾卦的性质——宇宙永远运动不息的刚健性质。总之,《周易》的“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仁曰义”的思想,在博塞象棋之“象”中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唯象思维是《周易》独特的思维方式,八卦、六十四卦中涵盖了天地万物的各种物象、实象、虚象,《周易》正是通过取象比类、触类旁通的思想方法,去把握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博塞象棋在思想方法上采取了唯象思维方式,在局、子的设计上取法于《周易》象数,故其中充满了天地运动、日月推移、四季交替、刚柔上下、礼制仁义等各种“象”,正如边韶所总结的,其有“质象于天”“取法天地”的盛大广博之“象”。因此,博塞之所以称为象棋,正是由于式盘和博塞局子中具有“象天法地”之“象”的结果。不仅边韶说棋中有“象”,古代凡与象棋有关的词赋文章全都这样说,如北周王褒《象经序》说:“一曰天文,以观其象;二曰地理,以法其形;三曰阴阳,以顺其本;四曰四时,以正其序。”这些讲的都是象棋之“象”。在棋戏“前冠”以“象”字,是指弈棋犹如“象天则地”一样,自然和社会法则都以唯象思维的方式比拟后被用于棋局、棋子的设计和棋理上,棋中固有的“象天则地”之象,才是把棋戏称作“象棋”的原因所在。

    弄清了象棋得名的原因及其和天文占盘的关系,再参以文献,就可以对博塞象棋的起源有个大致的认识。

    越晚的文献把博塞的起源推的越早,宋以后的文献有系于神农的,有系于黄帝和黄帝吏乌曹的,有系于殷纣王的,有系于周武王的。而式盘和六博象棋之“象”所反映的《周易》整体观及其象数,绝对不会早到周初,所以上述文献均不足据。较可靠的记载有:《孟子·离娄下》“博弈好饮酒”。《庄子·拇》“博塞以游。”《史记·宋微子世家》:“十一年秋(前681年),泯公与南宫万猎,因博争行。……遂以局杀泯公于蒙泽。”这些文献可证至少在战国中期以前已有了博塞象棋。关于其上限,我们认为不会早于式盘出现年代的上限。如果从天文学史角度来考察式盘中二十八宿和有关历法概念的出现年代,笔者曾根据古距度计算了二十八宿系统建立的年代为公元前559±100年,在这个年代范围内,《易经》及其象数都已出现,和《史记》的记载也大致相符,因此,博塞象棋的始创年代不会早于公元前7世纪左右。

    国际象棋的起源是一个争论很久又悬而未决的问题。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作了一个含混不定的结论:“国际象棋是从印度或中国的一种古老棋戏演变而来。”究竟从哪种棋戏演变而来?又是怎样传播的?特别是国际象棋棋子、棋局和着法中反映的是哪种文化思想?并没有人深入探讨过。而后者将是解决其起源的关键所在,因为,棋戏作为一种世俗文化,最能反映特定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征,正如博塞象棋只能是易学象数文化的产物一样。现代的国际象棋是八八六十四格,其中黑白交错、阴阳各半。可称为八八阴阳棋。棋子有三十二个,每方各二车、二马、二象、一皇帝、一皇后、八个兵共十六子。

    印度的梵文古籍(不晚于距今1000年)记载了一种四角棋,名为“恰图兰格”。棋盘是64方格,32个棋子分别8个一组放置四角,每方8子:兵四,王、象、马、船各一。着法是:兵、马与今国际象棋一样。王直、斜行一格;象斜行两格;船直行无远近。每着棋走前先掷骰子,五点走王、兵;四点走象;三点走马;二点走船。这种棋与国际象棋在局子和着法上均有区别,特别是局中没有阴阳格,无阴阳思维方法。另外,印度还出土有公元8世纪的立体棋子,这是印度起源论的主要证据。

    中国与国际象棋相近的棋戏,至少出现于北周时期。周武帝制有《象经》一书,此书虽佚,但有大臣王褒的《象经序》和庚信的《象戏经赋》存。其中关于棋局有“丹局正直”、“八卦以定其位”、“局取诸乾”、“坤以为舆”的记载,可知其局取法于《周易》乾坤八卦,很可能是8×8的64方格正方形棋局。又王赋说:“三曰阴阳,以顺其本。”故此局应含有天地阴阳之“象”,即为朱(丹局)白相间的“八八阴阳局”。关于棋子只透露出有马与卒(六甲)。但和其同时的《敦煌棋经》则有“炮棋”、“悬炮”、“车相(象)井阑”的记载,可知象戏已有“八八阴阳局”和车、马、炮、卒等棋子。入唐以后,这种象棋逐渐流传。大诗人白居易(772—846)有“兵冲象戏车”的咏象棋诗;唐相牛僧孺(780—848)制有“宝应象棋”,元僧念常称其“用车马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大概到了唐末宋初,这种八八阴阳棋已普及于民间,并被用作锦绣装饰图案——琴棋书画锦中的棋图案。

    这种源于《周易》阴阳64卦的八八阴阳棋局和国际象棋盘完全一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象棋盘。说它是国际象棋的起源,并不为过。但正如前述,我们必须解决这种八八阴阳棋(其子和国际象棋并不一致)怎样流转到西方并演变成现代的棋制的问题,不然无以服人。

    清初人徐兰1688年到蒙古,发现了一种“蒙古象棋”,他的《塞上集唐六歌·蒙古棋》小序说:局纵横九线,六十四卦。棋各十六枚:八卒、二车、二马、二象、一炮、一将,别朱墨。将居中之右,炮居中之左,车、马、象左右列,卒横于前。……其棋形而不字,将刻塔,崇象教也;象刻骆驼或熊,迤北无象也。……马横行六卦,驼横行九卦,以驼疾于马也;满局可行,无河为界。卒直行一卦至底,斜角食敌之在前者,去而复返,用同于车,嘉有功也。众棋还击一塔,无路可出,始为败北。

    这种在蒙古流传的象棋,既与唐代的阴阳八八棋类似,又与国际象棋相近。首先,三者的棋盘都是阴阳64卦局,而以唐代的最早,是另二者的源头。而印度的四角棋,局中既无阴阳格,又是四人弈棋,不能作为国际象棋之源。其二,蒙古象棋的炮、将是中国棋戏的主要特征,其源于中国毫无疑问。车、马、象的棋子在唐代象戏中也早已有之,且这些子的着法(如马行六卦即走“日”,驼横行九卦即走“田”,)和中国棋戏的着法也大致相同。因此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蒙古64卦象棋的源头是中国北周至唐代以来的八八阴阳棋。它随着蒙古大军12世纪的大规模西征,逐渐地传入东欧、中亚和西欧,15~16世纪时被欧洲人结合本地文化传统加以简单改造(仅去炮加皇后)以后,定型为现代的国际象棋。

    上边仅就形式上说明了国际象棋的中国起源论,其实,它作为一种世俗文化,仅仅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别是《周易》象数的基本内容和思维模式。64卦方局在西汉就出现了,当时的京房创“卦气说”,把64卦分八宫排列,以64卦卦象来解释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的变化。创造了一个以阴阳五行为主体的64卦世界图式。这个图式即64卦方图。至迟在东晋,这个图式就被用于棋戏,东晋李秀的《四维赋》说:“四维戏者,画纸为局,截木为棋,……盈尺之局,拟象乎两仪,九道并列,专都独毕。”两仪即乾坤二卦,实代表64卦,九道纵横并列,即构成64卦方图。北朝后秦的和尚道朗在其《涅般经·现病品第六》中谈到了“八道行城”的棋戏,也是一种矩形64格棋。至周武帝的《象经》更是利用这一世界图式构思了作为现代国际象棋起源的象戏。因此,从民族文化和棋戏设计思想角度讲,国际象棋的阴阳八八局,只能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产物,这是中国起源论的有力证据之一。

    现代的中国象棋大体定型于北宋晚期。我们认为,它是在唐代八八阴阳棋的基础上,受北宋早中期流行的易学河图洛书思想影响而最终定型的。河、洛之学是在“先天”易学基础上建立的又一宇宙模式,它以数、图来代表世界的万事万物,以先天64卦方、圆图来模拟世界的运动变化,故又称为“宇宙代数学”。大凡中国棋戏的设计,往往基于宇宙整体的思维方式,涵天盖地,天人合一,并总是强调《周易》的“易变”原则,阴阳辩证,变化无穷。所以,当河、洛之数兴起后,很快地被用于棋戏的改造。本来的八八阴阳局以九线纵横成64卦,但“河图”数为十,于是就在八八阴阳局上多出一横行,组成十行,以满足河图数的要求,并在双方中间置“河界”,以示其源于河图。洛书数为九,汉以来的“九宫算”也被视为洛书,故又称为洛书九宫。九宫则被直接加于棋局,作为弈棋双方的大本营,由将、士居之。因为九宫的中位“五位”,象征着协调万方或至高无上的君权。早期的象棋将帅都居于五位,弈棋开始后,才退居一位,象征着争夺天下的开始。朝鲜象棋还保留着这种着法。

    河图、洛书观念进入棋局。至少当在1055—1075年程颢作《象戏》一诗时,该诗云:“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中军八面即将军居九宫的“五位”故有八面之说,说明局中已有九宫;步卒过河可尖斜吃子,说明已有河界。而且暗示了唐代八八阴阳棋的小卒可以尖斜吃子,这种着法被蒙古象棋和国际象棋继承下来,而在中国象棋中却亡佚了。

    由于中国象棋在八八阴阳棋局中加了河界和九宫,已不适宜在阴阳格中行棋,故略去阴阳格而改在交叉点上布阵和行棋。遂定型为现代形式的中国象棋。但它还保留了唐代八八阴阳棋的基本着法。如象斜行三步(即横行九卦),马斜跨二步,车直行无远近等。但将、士都被禁锢在九宫之中。

    综上所述,无论是春秋战国的博塞象棋,还是唐代的八八阴阳象棋以及从其演变而来的国际象棋、中国象棋,都和以《周易》为主的易文化传统结下了不解不缘。它们通称为象棋,正是因为在其设计思想中充分运用了《周易》的取象思维方式、整体宇宙观和阴阳辩证观。取象的思维方式使设计者能广征博取宇宙间各种物象、实象、虚象,通过取象比类、触类旁通的比拟,使棋戏具有了“质象于天,阴阳在焉;取法于地,刚柔分焉;施于人伦,仁义载焉;考之古今,王霸备焉;览其成败,为法式焉”等崇高的社会功能、伦理功能及智力培养功能。而《周易》的整体辩证观,使设计者善于把握宇宙整体部分的有机联系,掌握阴阳消长、刚柔上下、日月交替、寒暑相推的矛盾对立统一关系,从而造就了“纵有千局谱,并无一重复”的永远变化不止的象棋棋戏。可以说,《周易》思维是各类象棋设计的渊源,象棋则是《周易》各种哲理的缩影。象棋之“象”中,高度浓缩和蕴含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对天道、地道、人道的精辟理解,包括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在中国发源的象棋,历经二千多年的世间苍桑,不但未沉沦泯灭,至今反而更加发扬广大,成为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娱工具,不失为世界文化艺苑中的一枝奇葩。当它传入蒙古、中亚、西欧时,虽在个别棋子上有所变化,但基本的设计思想和棋制并无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为,玄妙的《周易》象数思想是中国独有的,无论是古印度或者古代欧洲,都不可能有这种奥妙无穷的、包罗万象的、阴阳辩证的、富有各种象征意义的《周易》棋戏构思。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所精蕴的无尽才思和博大情怀,虽然仅是棋戏,但棋之为义“盛矣!大矣!广矣!博矣!”它对于启迪人类智力、增强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在社会文化方面发挥的功用,将是难以估量的。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中国象棋,都是以《周易》为主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宝库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