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楼 > 朝着帝国前进 > 第192章 《寓言》

第192章 《寓言》

书屋楼 www.shuwulou.cc,最快更新朝着帝国前进 !

    ,最快更新朝着帝国前进最新章节!

    “你说的对,未来海船必然会需求量大增。”李康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接着道:“但重新再建一座造船厂就没有必要了,人力资源不允许我们再建一套船厂班子……”

    赵嗣业有些摸不着头脑,既然李康赞同他的观点,为何又反对在三宝镇建立新的造船厂。

    李康没有在意赵嗣业的想法,自顾说道:“所以,与其重新建立一座造船厂,还不如扩大第一造船厂的规模。”

    赵嗣业闻言精神一振,扩大第一造船厂的规模和重新建立三宝造船厂对他来说意义都一样,既能增加海船的产量,又都是在神农县境内,都是属于他的政绩。

    “君上英明!”目的达到了,赵嗣业连忙送上马屁。

    李康摆了摆手,这本来就在他的计划之内,只是恰逢其会说了出来而已。

    离开造船厂后,李康接下来要去的是神农镇最大的两家私人股份制商会,三江商会和北方商会,这两家商会的主要业务都是跑水上运输,三江商会主要跑苏武镇-神农镇,北方商会则跑神农镇-成功镇,暂时虽然还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但彼此已经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了。

    恰巧两家的总部都设在神农镇,而且隔街相对,火药味十足。

    三江商会会长钱三江,原是渔船队一名小船员,在李康发行货币允许私人经商后,这家伙就用几个月积攒的工资租了一条小渔船,开始涉足捕鱼业。

    当时官方渔船队都是在大河进行作业的,只有他另辟蹊径,跑到了谁也没在意的小河上游捕鱼,等于一个人一条船占据了一整条河段,虽然小河的水产资源比起大河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架不住小河水浅危险性低,而且还没人跟他争,不管做什么行业,只要涉及垄断,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垄断,发财都是很容易的。

    因此,等其他人想到跟风的时候,钱三江已经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条船。

    而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转机就是与海军搭上关系,有了海军的支持,三江船队的规模迅速扩大,成了海军的独家材料运输商。

    最后,赤龙家族的找上门更是让三江商会插上了一双翅膀,一发而不可收拾。与赤龙家族的合作让三江商会从一家纯粹的船运公司,变成了同时兼顾船运和外贸的多功能公司。而且独占一条贸易渠道,经济上的收获是巨大的,但政治上的收获同样不可估量要知道当时还很脆弱的华夏官方也才只有寥寥几条贸易渠道,三江商会的成绩令华夏高层赞赏不已,大开方便之门。

    时至今日,钱三江已经稳稳高居华夏首富之位。

    而另一家北方商会,虽然起步比三江商会晚,但人家起步比三江商会高,它是由好几家官员子女联合出资成立的——华夏并不禁止官员子女经商,因为李康觉得要想官商不结合是不可能的事,就算禁止官员家属经商,他们也还有旁亲、远亲,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作为白手套推出来,与其他们暗中来,还不如放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反而不好做的过分。

    相比三江商会钱三江一家独大,一言九鼎,北方商会的股东成分就复杂多了,大股东就有三人,分别张仲景之子张方(杜撰,史书上并无张仲景子女的记载)、宇文恺之子宇文招(杜撰)、曾五亩之子曾德,小股东不下十数人。

    北方商会成立时正赶上成功岛的发现,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出手,而他们能将三江商会打败,抢到成功镇及北方诸岛的船运生意,也多亏了三宝镇镇长曾五亩,人家掌握着海军的物资中转大权,以至于三江商会没有获得后台的全力支持。

    现任的北方商会会长就是张方,此时正一脸激动的陪着李康在北方商会的大楼中参观呢。

    ……

    五月三十二日,李康离开神农镇南下,经过武安镇,稍微停留后,在当天就回到了新安镇,结束了第一阶段的出巡,总共耗时十二天。

    第二天,李康先是看望了后宫的三个孕妇,表达了一番关心和爱护,然后就赶到政事堂,将这十二天的工作处理了一下,其实也没就是做个样子,该处理的他在路上已经都处理掉了,不然他带那么多秘书干嘛?

    每天需要他批复的奏折还是会送到他手上的,毕竟华夏就这么大,不管走到哪,当天都能送达,说起来还真有些小尴尬。

    “君上,新安大图书馆祭酒韩愈大人求见!”方以智轻手轻脚的走到李康书桌前,躬身说道。

    在大元帅幕府成立后,韩愈就从文教部转任到刚刚修建好的新安大图书馆,担任祭酒一职,也就是馆长。

    新安大图书馆是李康在老早之前就想要修建的,但一直没抽出空来,直到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动工,堪堪在幕府成立前完工,旨在收藏古今中外所有图书。

    今、外两项基本由李康本人提供,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存货有限,所以,目前收进大图书馆的主要是华夏古书,但胜在涵盖范围广且数量众多,经史子集、小说话本、怪志杂谈、医卜星相、神话传说、农政百工、诗歌骈散、琴棋书画、花草茶艺、天文地理、武略兵书…可谓无所不包,其中更是有许多在后世失传的经典,如果李康能回去,随便拿出一本,绝对能震动考古学界、文学界、历史学界。

    “韩退之?”李康稍一想,就知道他来干什么,“快请!”

    在韩愈就任大图书馆祭酒一职时,李康就交给他一个任务,编写一部汇集华夏古往今来的名人故事,有点像《战国策》、《世说新语》这样专门讲故事的书,不过李康要求通俗易懂,既有趣味性,又要有教育性。

    【不过,这才过去两个月,这么快就有结果了?】李康皱了皱眉,不过转念一想,有些释然,这种书又不需要明确的体裁,本来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们读的,找到一个故事收录一个故事,根本就不用动脑子。

    没一会儿,韩愈手上拿着一本线装书走了进来。

    见礼后,李康直接说道:“祭酒此番前来,是否是新书有了进展?”

    “君上英明!”韩愈道,“确实有些成果。”

    “《寓言》?”李康接过韩愈递过来的书,一看见书面,不由得读了出来。

    “正是书名!”韩愈道,“所谓寓教于乐,微言大义,《寓言》正合适。”

    “这个名字不错,言简意赅!”李康笑着夸了一句。

    原本他就是准备用《x x寓言》、《x x故事》之类的名字的,现在韩愈更精炼,连x x都省了。